一行禪師是一位全球精神導師、詩人、和平活動家,因其強有力的教導和有關正念與和平的著作受到全世界的尊敬。馬丁・路德・金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,稱其為「和平與非暴力使者」。離開越南在海外流亡接近四十年,一行禪師是將佛教和正念修習帶到西方的先驅者,並積極建立入世佛教的修行團體。
早期
一行禪師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,十六歲在順化市的慈孝寺剃度出家。1950年代初,作為一名年輕的比丘,他投身於越南佛教復興運動。他是第一位在西貢大學學習非宗教學科的比丘,也是最早騎自行車的六名僧侶之一。
越戰期間的社會運動
越南戰爭爆發後,僧尼面臨的問題是堅持禪修冥思的生活、繼續在寺院修行, 還是幫助身邊那些遭受轟炸與戰亂的人們。一行禪師是同時選擇這兩種方式的人之一,由此創立了「入世佛教」運動,並在其著作《越南:火海中的蓮花》中首次使用這個詞。
1961年,一行禪師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比較宗教,次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研究佛教。1960年代初期,他在越南創立了青年社會服務學院,這是以佛教的非暴力原則和慈悲行願為基礎,由萬名志願者組成的一個基層救援組織。
作為一位學者、老師及和平行動者,一行禪師於1960年代初,在西貢創辦了萬行佛教大學、貝葉出版社和一本具影響力和平運動雜誌。1966年,他在佛教傳統菩薩戒的基礎上成立了「相即共修團」。
1966年5月1日,一行禪師於慈孝寺從真實禪師接受傳燈,成為臨濟法脈的第四十二代傳人。
流亡海外
幾個月後,他再次前往美國和歐洲呼籲和平,結束越戰。正是在1966年的這次訪問中,他首次見到了馬丁・路德・金博士,後者於1967年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。然而,由於這次的奔走呼籲,南越和北越都拒絕了他返回越南的權利,他開始了長達39年的流亡生涯。
一行禪師繼續到不同地方廣泛傳播和平與兄弟情誼,遊說西方領導人結束越南戰爭,並率領佛教代表團參加了1969年的巴黎和談。
在法國建立梅村
禪師也繼續教授、演講和寫作有關正念與和平生活的藝術,並於70年代初在巴黎索邦大學(University of Sorbonne)擔任佛教講師和研究員。1975年,他在巴黎附近建立了芳雲庵(Sweet Potato community)。1982年,他們搬到了法國西南部一處更大的地方,以 「梅村」命名。
在一行禪師的精神領導下,梅村已從一個鄉村農莊發展為當今西方最大、最活躍的佛教道場,居住了超過 200 多位出家人。每年有超過 10,000 位從世界各地前來學習「正念生活之道」的修行者。
梅村歡迎不同年齡、不同背景、不同信仰的人們來這裡禪修,學習行禪、坐禪、食禪、工作禪、深度放鬆以及修習止、微笑和正念呼吸。這些都是古老的佛教修習,一行禪師將其本質和精華加以簡化和發展,容易而有力地應用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困難和挑戰。
過去 20 年,超過 10 萬名禪修者承諾在日常生活中,踐行一行禪師的現代化全球道德準則 「五項正念修習」,即傳統五戒。
之後,一行禪師創立了 “覺醒” (Wake Up)共修團 —— 一個由世界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組成的運動,旨在修習正念生活。他還發起了一個國際性的 「覺醒學校」 項目,訓練教師在歐洲、美國和亞洲的學校教導正念。
一行禪師也是一位藝術家,他獨特而受歡迎的書法作品,以簡練的短語和文字呈現了他正念教導的精髓,自2010年以來已在香港、台灣、加拿大、德國、法國和紐約等地展出。
過去十年,一行禪師還在 加利福尼亞、紐約, 越南, 巴黎, 香港, 泰國, 密西西比, 澳洲 建立了梅村,也在德國開設了歐洲第一所 「應用佛學院」。
梅村正念修習中心也為企業家、教師、家庭、專業醫療人員、心理治療師、政治家、年輕人及退伍軍人、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提供特定的禪營。在美國和歐洲,每年有大概超過4.5萬人參加由梅村僧團領導的活動。
近年來,一行禪師也為美國國會議員、英國、愛爾蘭、印度和泰國的國會議員主持了一系列活動。他在巴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發表講話,呼籲採取具體措施扭轉暴力、戰爭和氣候變化的惡性循環,並在墨爾本召開世界宗教會議。2013年訪問美國時,他受邀在谷歌、世界銀行、哈佛醫學院帶領正念修習。
2014年11月11日,也即一行禪師88歲生日後的一個月,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健康狀況的迅速惡化之後,一行禪師遭受了嚴重的中風。他仍然不能說話,而且右側大部分癱瘓,然而在他身上展現的平和、安詳、勇敢, 仍繼續在以另一種形式宣揚佛法,鼓舞著許多人。
可在這裡閱讀到關於一行禪師 更詳細的生平事蹟.